儒释道文化对现代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强调“天人合一”,这是近代以来西方在引导世界潮流的时候所想不到的。
近代化让人类对自然充满激情和干劲;现代化则让人类对自然极尽疯狂;中国传统文化却会让人类重新恢复理智,融入、回归自然。
现代化,只有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相结合,才能调理出根治地球资源环境危机的妙药良方。
其中,儒释道文化对我们的思想、生活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儒家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如其 理想人格对现代人格建构的启示作用、 “天人合一”思想及泛爱主义对生态保护的积极作用 等。深入挖掘、诠释儒家思想中蕴藏的适应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精神资源,使其在现代政治 社会秩序的建立中发挥作用, 不仅关系到儒家自身的生存发展, 更关系到我国社会转型的顺 利进行。 我国传统文化体系是以儒家为中心形成的, 儒家的理论从个人层面的修身开始, 层层扩 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宗教, 而是一套完整的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系统,通过几千年来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制度的建 立,渗透进国人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形成一种“制度化”的生活方式。
进入 20 世纪以来, 在民族危亡、内外交困的大背景下,现代化艰难举步,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 一再被质疑、批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不仅国内如此,西方部分学者如韦伯在其《儒 教与道教》中,也断言儒家伦理是阻碍现代化的主要因素。 但是,现代化发展到今天,尤其是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东亚经济的迅速发展引起世 界瞩目,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和意义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正如世界诺贝尔奖金获 得者巴黎集会的宣言中所预言:人类要在 21 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 那里去寻找智慧。
不管是不是新儒家的信徒,有一点是无须争辩的:儒家的“建制化”已经完全失败了, 无法再为中国社会提供一个较为稳定、 影响全面的政治社会秩序, 似乎也再无可能恢复那种 主宰地位, 这是分析儒家思想在现代化浪潮中前景的一个共识与基础。 但是即便是这个成为 “游魂”的儒家,凭其博大精深与两千年的底蕴,取精用宏,在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还是不容小觑的。 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 因此社会中个体现代人格的建构则处于重要的地位。
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例如,我国古代建筑保存最多的是佛教寺塔,现存的河南嵩山嵩岳寺砖塔,山西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的唐代木构建筑,应县大木塔,福建泉州开元寺的石造东西塔等,都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的宝贵实物。许多佛教建筑已成为我国各地风景轮廓线突出的标志。在一片郁郁葱葱之中,掩映着红墙青瓦、宝殿琼阁。精巧的佛教建筑为万里锦绣江山平添了无限春色。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则作为古代雕刻美术的宝库举世闻名,它吸收了犍陀罗和印度的特点而发展成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造象艺术,是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
佛教还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本身就是伟大富丽的文学作品。马鸣的《佛所行赞》带来了长篇叙事诗的典范;《法华》、《维摩》、《百喻》诸经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思想影响了陶渊明、王维、白居易、苏轼的诗歌。变文、俗讲和禅师的语录体都和中国俗文学有着很深的关系。
佛教哲学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称誉佛教徒处在人类辩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在世界观上,佛教否认有至高无上的“神”,认为事物是处在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因果网络之中。在人生观上,佛教强调主体的自觉,并把一己的解脱与拯救人类联系起来。佛学和中国古典哲学的交互影响,推动了哲学提出新的命题和新的方法。它以独特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给予人们以新的启发,使人们得以解放思想,摆脱儒学教条,把人的精神生活推向另一个新的世界。
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乃至生活之中“道”的痕迹和影响无所不在。
为官者要讲道。甭管您是谁,在一方当了父母官,首先就要必须了解本地乡土人情、民风民俗、地理环境;其次就要善待百姓,同心同仁,以德施政,维护一方的平安。正如范仲淹所说的那样,居堂庙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此谓为官之道也。
经商者要守道。经商者大凡以诚挚守信、童叟无期为本。一日一钱,千日一千,赞誉不断,钱柜溢满,此谓经商之道也。任何人都不可回避的为人之道,是根据个人的修为,也就是道行的不同,而得到的结果不同。
道家文化渗入到各行各业,主要在于道家的无为而治的主导思想。道德经中所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要意思是人依靠大地生存,地上万物依靠天上的太阳照耀生长。日出与日落,月亮、星星的昼伏,所形成的大自然景象,就是天然的和谐之道、起始之道。
道家认为道是自然形成于万物之前,自然界物质生长都具有顺应自然的特性,因此道就无所不在,道存在的现象就是和谐。
人类的祖先崇拜自然,在祭天地的过程中认识了大地四季轮回,太阳的昼出夜伏,发现了万物生长都随四季变化而变化,而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但确是自然的。后来黄帝、老子便把这种现象称“无为”。
“无为”思想的产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们尊重自然,尊重他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相处,为了构建和谐、保护这种和谐,人们立了许多规矩,这许规矩便是现在的法律,法律是和谐的基本保障,法律是和谐的最低标准。
在我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易·系辞下》),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文与化并联使用,则最早见于《周易·贲卦》之“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从以上关于“文化”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文化”内涵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总和,或如梁漱溟先生所说,是“人类生活的样法”,它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狭义而言,文化就是人的全部精神创造活动,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一般而言,我们更多的是在狭义文化的意义上使用“文化”这个概念。
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儒家——入世的哲学,
道家——隐世的哲学,
佛家——出世的哲学。
儒家主张“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有社会责任感,他们积极入世,自觉地“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道家讲“自然”,讲“道”,超离了尘世。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凡事顺其自然,人力所不能及的事不可过分强求,让热衷于尘世功名的人更加清醒。
佛家讲“三界”、“轮回转世”、“因果报应”、“色空”等,善者入天堂,恶者下地狱。
2、从功用的角度上来说:
儒家——治世,
道家——治身,
佛家——治心。
儒家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使命;道家以“自然”观照人,认为,一个人若能超脱于生死的执著,其心灵也就可以超脱形体的局限,而与“道”契合为一,进入“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天地》)的境界,在心灵上获得极大的自由,成为精神上不受任何环境影响的“圣人”,或神妙至真的“神人”。佛家基于对人生“无常故苦”的价值判断,怀着对人的迷惑、烦恼、痛苦、死亡的真诚关切,指出解脱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为人提供了一种宗教的精神依托。更着重转向内心的探索、转换和提升,把心性修养看作人生解脱的必由之路,明心见性,超脱修心。
3、从文化主旨方面来讲:
儒家——进取文化,
道家——规律文化,
佛家——奉献文化。
儒家学说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的大同理想,内圣外王之学,正己正人、成己成物的主张,以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心态,无不反映出刚健有为、奋进不止的精神。
老子所说的“道 ”,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事必须“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违反客观规律,必然招致灾祸。“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认为道是世界的终极根源,是无所不覆、无所不载、自生自化、永恒存在的宇宙本体,否认有超越于道的任何主宰。
佛教以“牺牲”为教义,“牺牲”就是奉献。地藏王菩萨说:“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佛家讲布施,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都是奉献精神的体现。
4、从日常生活的需要方面来讲:
儒家——粮店,
道家——药店,
佛家——百货店。
儒家思想,是我们生活所必须的,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DNA。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人世中,受伦理道德的规范,有礼有节地待人接物。怀有积极入世的热情,去投身自己的事业。儒家精神,是渗透在我们每个人的骨子里的。
当国家战乱、社会动荡的时候,道家就像一剂良药,为社会疗伤。人在社会中遭遇不顺的时候,也需要去药店逛逛,疗疗伤,舒缓一下紧绷的心。以道家的广阔视角看我们生活的人世间,实在很渺小。生活中的烦心事,更是沧海一粟,不值一提。暂时放下尘世的事务,体会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大逍遥境界。
佛家则是不论生病或不生病,它都存在。百货店不是必须的,有粮吃、治好病,就可以在世上生存了。百货商店可以去逛逛,不去也不会不能生存。正如佛家,信仰也好,不信也好,是每个人的选择。即使不信佛的人,也能从佛家的佛理中找到自己需要的。
史上最全:儒释道三家文化的比较
5、从身心修养来说:
儒家——正心,
道家——静心,
佛家——明心。
儒家讲“正心”。 《大学》里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归根到底是要“止于至善”——要守住人性中最本真、最大的那个善念。然后逐步展开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经过了止于至善、定、静、安、虑,然后人就能心安理得。儒家“正”的这个“心”实际上就是仁爱之心。
道家讲“静心”。 《道德经》认为最高明的是“致虚极,守静笃”,就是要回归到虚静的状态,所以,道家“静”的“心”是一种虚静之心、自然之心。 这个“自然”不是大自然的意思,这个“自然”就是本然,指的是人本来的那个样子,不虚伪、不做作,与自然界、社会、他人安然相处,自己的身心也和谐一体,不跟自己较劲,人本来的样子就是虚静的。 所以道家讲要“静心”,修虚静之心。
佛家讲“明心”。 “明”的这个“心”就是慈悲心、平常心、虚空心、精静心,也就是人的本心,所以叫“明心见性”。“明心”,即明白世界的本性,明了自己的本心,那就不会纠结了,就能很聪明地应对各种生活,幸福感就提高了。
6、从气度的修养来说:
儒家——养正气,
道家——养大气,
佛家——化怨气。
正气于造化,便是充塞天地间的至大至刚之气;于人,正气便是光明正大、刚正不屈之气。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具体说,就是培养正义感,培养一身正气的儒家人格。
道家的特质,就是“大”,眼界大,气象更大,直至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概括成一个词,便是大气。养大气要以大道为心,以自然为意,以日月为双眼,以天地为视野。别怕高不可及,说白了,就是以大观小,以全看缺。在做人做事、看待问题上,只要能力求更有高度、更加整体,不狭隘、不偏颇,便已经是在抵达大道、通往大气的路上。
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使整个国家陷入灾难。
如何化解心中的怨气呢?佛学上说要“看破,放下。”看破,放下就会心中无事,就会心中无物,更别提区区怨气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到处都是净土莲华,无有挂碍。
7、从提升的方式上来讲:
儒家——敬,
道家——静,
佛家——净。
儒家讲敬是敬畏,人要有敬畏感,才能敬天,敬地,敬人。 道家讲静是清静无为,人要有清静感,只有在内心清静的时候才能感悟到道的存在。 佛家讲净,是指人心内的清净没有污浊,欲望和烦恼。心净了也就是放下所有烦恼痛苦,人也就得到解脱,获得了自在。
做事敬心,敬德,敬自然,谨慎而为!谓之儒!为人自省,除欲安心,心平不澜,喜怒自然,不行于色,追求静花止水,谓之道!十方世界,花是花,物是物!心中执念以来世,清心薄欲修来生!这应该算佛,不痴不嗔!无欲无求!烦是自扰!遵循万物,道法自然!
8、从研究的方向来讲:
儒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道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佛家——人与超自然之间的关系。
在儒家思想中,伦理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主要的关系,所以儒家心目中的人不是“社会关系的总合”,而各种伦理关系的总和,把个体视作在各种伦理关系中占据特定置的人。因此,儒家尤其强调一个人的“份”,即一个人在伦理关系中的特定位置和身份。其天地君亲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仁爱孝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都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体现。
道家思想强调"道法自然""自然之道不可违",认为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主张人应当爱护自然,保持与大自然协调相处的和谐关系,顺应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办事,不自生而能长生,告诫人们不要做无谓的争斗和掠夺,夫唯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一切要顺其自然,就像水一样无往不利。不争不胜,才得以长存!反自然之道而行之,就将作茧自缚,必然会危害人类自身,引起自绝于天地的严重后果,甚至被大自然把整个人类都开除出"地球村"。
佛家处理的则是人与超自然的关系,讲生命的超越。从中可以看到我们和其他生命最深的因缘,我们跟宇宙大化最深的连接,乃至直接地了生脱死,这是佛家修行要你观照的地方。人类是地球上唯一会问“生从何来、死向何去”的动物,在这里就有人与超自然的连接,而它关联着终极的关怀。佛教自从汉代传入中国后,给中国人带来了全新的、超验的生死观,中国人才有了死后来生、轮回转世这些观念。
9、从智慧的角度来讲:
儒家——德性的智慧,
道家——空灵的智慧,
佛家——解脱的智慧。
儒家强调礼乐教化,内圣外王;
道家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佛家强调缘起性空,转识成智。
10、从人生观方面来讲:
儒家——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道家——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强调人的社会责任,高度重视人类生活的群体性,并以伦理关系解释人类群体生活的特征。同时提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士不可以不弘毅”,“不怨天,不尤人”。主张“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这种“忧道不忧贫”、忧天下而不忧个人的忧国忧民的博大襟怀,成为一种优秀的传统,启迪、昭示着后人,激励着后世之仁人君子以天下为己任,自觉地为国家分忧,为人民大众分忧。
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图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透外物面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一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之情为最高目标,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道家受“无为意识”的支配,倡导一种“无为而无所不为”的社会理念,强调人的内部自然而发的东西。即通过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便能够不断完善与发展自己。
佛教的人生观是普世的人生观,它关注一切生命,而不仅仅局限于人类本身,把世间一切有灵性的生命都作为考察和关怀的对象。同时,佛教的人生观既联通现世,又承接过去,指引未来。人生苦短,处处的无常和苦难困扰着我们,作为人本身要重视当下的自我完善,从当下的自我做起,做到心灵的和谐和生命的升华,扬善除恶,用“慈悲喜舍”、“悲智双运”的佛教思想,充实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1、从世界观方面来讲:
儒家——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与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相由心生,世界在自己心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12、从个人修养角度来讲:
儒家——仁义礼智信,
道家——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佛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
13、从价值观角度来讲:
儒家——在努力进取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道家——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佛家——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
14、从游戏的角度来讲:
儒家讲的是社会的“游戏规则”,
道教讲的是“游戏技巧”,
佛家则是讲的游戏中融通的大智慧。
——香港乾坤國學院教育培训服务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