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培训 > 教育培训
培训参考教材(一)国学文化

国学院内部培训参考教材(一)-国学文化

篇一:什么是国学

 什么是国学?什么是传统文化?

  刘梦溪和记者的一次对话

 记者:我知道您对当前的“国学热”及相关问题有着非常深入细致的思索,并且观点非常独到。请您谈一谈“国学”与传统文化的关联与区别。

 刘梦溪:国学与传统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传统文化的内涵要宽泛得多,整个传统社会的文化都可以叫作传统文化。一般把周秦以降直至清朝最后一个皇帝退位,也就是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称作传统社会。而文化应该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因此广义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国传统社会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其精神学术层面,应该包括知识、信仰、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等。国学则指的是中国固有的学术。我们在谈学理问题的时候,不应把国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混淆起来或者等同起来。近一个时期国学话题得到学术界乃至学术界以外人士的关注,似乎有一点“热”。有的大学正式成立了国学研究院,小学生有国学班,互联网上在辛苦地遴选“国学大师”,与国学有关的书籍销路也不错。这种情况实际上有一个背景,跟近20年来学人以及媒体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弘扬有直接关系,人们对传统文化已经减少了陌生感,甚至有了一定的认同感。正是在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之下,现在国学成了一个时兴的话题。

  但我个人并不赞成“国学”太热,在我看来,“国学”是一个领域的学问,它应该是学者长期致力培养研究的事情。人文领域任何一门学科如果太热,对学问来讲都不是好现象。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也有过一次关于“国学热”的讨论,当时大家在使用“国学”一词时,表现得比较审慎。现在讲国学讲得太泛,什么都成为国学了。我更倾向多使用传统文化的概念,传统文化的概念比“国学”更亲切普及,更容易被民众以及外国人所接受。因为每个人都站在传统的延长线上,都有被传统所遮蔽的一面,都需要有对传统的反思能力,都有一个对待传统的态度问题。传统和现代化的关系,应该是让传统成为现代化的必要资源,用现代性批评传统,也用传统批评现代性。在我们国家整个现代化的进程中,都离不开传统文化,我们需要不断地对它进行新的诠释,使传统成为现代人今天生活的一部分。传统文化包括精神层面,也包括物化的层面。那些历史文化的遗存,那些物化的文化典范,我们需要增加保护意识。此外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现在因为有联合国的倡导,各国都很重视,我们国家近年也给予极大的关注,获得良好的成效。

 国学所包含的内涵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就是它的学术部分。当然就国人的教育而言,我认为国学应成为中小学课程设置的内容之一,这个问题比较大,需要有心人细致探讨。即使是在教育领域,也不应用“国学”来代替“传统文化”。

  记者:您对国学概念的缘起及其演化过程也有重新检讨,对一些相关概念作了细致的辨析,请您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刘梦溪:“国学”这两个字连起来使用,时间比较早,《周礼》里就有“国学”字样,但那是指国家所立的学校的意思。现在我们使用的国学的概念,发生的时间比较晚,大约在20世纪初期,比如1902年梁启超与黄遵宪的通信中,黄提到梁有创办《国学报》的设想,黄遵宪认为在时间上梁启超的想法未必合适。这样我们至少知道1902年国学这个概念就开始使用了。这封信在《黄遵宪全集》里能够查到。

  章太炎先生使用国学的时间也比较早,而且他是最有资格承当国学大师称号的人。1903年他因“苏报案”被捕入狱,1906年出狱后到日本,当《民报》停顿的时候,他讲起了国学,正式挂牌开讲,鲁迅、吴承仕等曾前去听讲。章太炎第二次讲国学,是1913年至1916年被袁世凯软禁的时候,在北京钱粮胡同,北大许多教授去听。第三次是1922年夏天在上海开办的系列国学演讲,《申报》为之配合,每次演讲都作报道,影响更大。章太炎的《国学概论》一书,就是曹聚仁根据上海演讲记录整理而成的。最后是章太炎的晚年在苏州,又办起了国学讲习会。

 20世纪的20年代,国学最为流行。除了章太炎的上海系列演讲,还有几件不小的事情,使国学的名声大震。一是1922年和1923年,胡适和梁启超两位大师级的人物,分别开了两个国学书目。胡适的书目叫《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刊载在1922年《读书杂志》第七期上,列书籍184种。梁启超不赞成胡适的书目,认为他该列入的没有列入,不该列入的倒列了不少。所以他索性自己重开了一个书目,叫《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1923年4月26日开列的,收书目141种。试想当时的胡适之和梁任公在思想界是何等影响,他们这样的大举动,对国学的推动能没有作用吗?

  其实20世纪更重要的事情,是1922年北京大学成立国学门和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国学研究院。中国两所地位最高的现代大学,分别成立了国学的专门研究机构,其影响不言自明。北大国学门聚集了一批学者,其中章太炎先生的弟子不少,负责人是吴承仕,也招收了学生。出版的刊物叫《国学季刊》,胡适写的发刊词。清华国学研究院有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四大导师,影响比北大国学门还大。

  后来的许多最著名的文史学者,如徐中舒、姜亮夫、王力、谢国桢、刘盼遂

等,都是清华国学院毕业。

  但清华国学院只存在了四年的时间,到1929年就停办了。无独有偶,北大国学门也存在了四年的时间,1927年停办。其实原因很简单,主要是到20年代末大学的学术分科渐趋成熟,文、史、哲成为各自独立的学科,那么综合性的国学,其立足的余地就相对比较小了。

  和国学有关的是“国故”和“国粹”。“国故”一词是章太炎的发明,他的一本书就叫《国故论衡》。我们中华民族所有过去时代的典故和故事,或者说我们所有的文化家底,都可以叫做“国故”。胡适觉得“国故”这个词可以成立,他提出了用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的口号,并说研究国故的就叫“国故学”,简称“国学”。而“国粹”一词,是从日本传来的。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有一派主张发扬本国精神的学人,例如创办《日本人》杂志的志贺重昂,提出了日本有自己“独有的国粹”的想法。其涵义相当于“民族性”或者“民族精髓”,也就是指一个国家特有的精神财产,一种无法为其他国家模仿的特性。

  “国粹”的概念传到中国也是在20世纪初,梁启超很早使用,章太炎的著作里使用国粹的概念更要多一些。

  “国粹”的概念传到中国以后,似乎走了下行路线,不再指民族性或者民族精神,而是包括了物化的文化形态,比如京剧、中医、中国功夫等,就成为国粹了。或者还可以包括中国画、中国书法等。

  纯精神现象则不容易找到可以用国粹称之的事物。而且国粹须是今天仍然有生命力还在继续发用的东西,而不是简单的过去的遗存。比如秦砖、汉瓦、兵马俑、武则天墓、楚简、帛书等等,还真的不能叫国粹,而是可以称为国宝的。

 国学、国故、国粹这些概念我们需要区别开来。国故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了。国粹也不能用得太泛。

  国学其实也是一个时代的名词,学术大家们有的有所保留,连写《国学概论》的钱宾四先生,都说过这个词前无承继,将来恐怕不容易成立。马一浮也说过这个词不够恰当。但他给定了国学的新定义,认为国学是“六艺之学”,这个主张值得今天给予足够重视。我宁愿采纳马先生的国学定义。国学并非不好,但不必一窝蜂地大热起来。

  我们长期以来对传统采取的是一种隔绝或隔膜的态度。这些年所做的还是处在对传统“恢复记忆”的阶段。“国学”本来是旧学问,现在大家都来讲,其实也不是要怀旧,不排除有人是要赶讲国学这个“新”时髦、“新”时尚。

记者:那么是否可以说,目前的“国学”热与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倡导,有一些关系?从另一个角度看,是不是由于传统文化源流的断裂甚至于在社会生活中一度“失宠”有关?在您看来,我国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哪一个关节点上出了问题?

  刘梦溪:问题提得很好,的确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开始逐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时间并不长,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至今也就是30年的时间,认真地说还只是处在连接传统、恢复记忆的时期。因为此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我们对传统采取一种隔绝或隔膜的态度。在传统与现代性的关系方面,长时间有人认为传统是现代性的一种阻碍。

  谈这个问题,我们无法回避晚清到民国所发生的社会与文化的变迁,当时人叫“大变局”。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都表达过“大变局”的思想。就是持续两千多年的传统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儒家思想作为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呈崩塌耗散之势。因此晚清以来的百年中国,实际上是处在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的过程之中。“五四”对传统的检讨不是没有缘由的,但“五四”精英彻底批判传统的结果,使传统大大减少了在民众中受拥护的程度。而民众不拥护自己的传统,传统的传承就会发生困难。

  新儒家说后“五四”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花果飘零”,不是没有道理。所以才有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这些大儒出来,为故国的文化招魂,才有1935年何炳松等十教授的中国文化本位的宣言,才有1958年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唐君毅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

  民族的文化传统,按人类学家的观点有“大传统”和“小传统”的分别,大传统指的是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形态,比如传统社会的儒家思想;小传统则是指民间文化和民间信仰。中国社会的特点,是有长期的完善的民间社会,因此文化的“小传统”格外发达。但是,十年动乱时期对小传统的破坏最为严重,特别是社会公德、社会良知和社会伦理的被毁弃,后果是不堪想象的。改革开放后,不光是知识界,领导者以及民众态度都是一致的,就是希望进入传统的重建过程,首先应该对传统“恢复记忆”。

  为什么是“恢复记忆”?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已经忘记了自己的传统。90年代初期,我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先生对话,他就讲,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20年代不想看,80年代看不见。”就是说到80年代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容易看到自己的传统了。金先生是研究现代化的社会学家,他用通俗的语言所作的概括,我很佩服。这里存在着一个矛盾,即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文化的国家,它是一个有传统的国家,但是在现代中国人身上,传统承载的量是非常之小的。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还认为,我们什么事情做不好都是因为传统在作怪,其实,不是这样的。与其说中国人喜爱传统,还不如说中国人更愿意求新。只是“新”得没有根基,“新”得不够稳定。“国学”本来是旧学

问,现在大家都讲,其实也不是要怀旧,不排除有人是要赶讲国学这个“新”时髦、“新”时尚。

  我们百年来的经验,五十年的经验,近二三十年的经验,有两条最重要:一条是历史不能割断,另一条是世界不能脱离。文明是有它的共相的。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求同”比“立异”更重要得多。

  记者:您认为在重建传统的过程中,哪些问题至关重要?或者说哪些原则必须持守?

  刘梦溪:我现在考虑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历史经验,千年的经验,百年的经验,五十年的经验,近二三十年的经验,有两条最重要:一条是历史不能割断,另一条是世界不能脱离。清代的问题就是它与世界相脱离,它闭上了大门,割断了对外交流的渠道。近三十年以来作为基本国策的改革开放,目标之一就是让我们进入世界的大家庭,不脱离开世界大势来孤立地考虑自己的问题。对历史的反思,对传统的承继,则是要整合自己的资源,为现代化建设所用。因此近年的传统文化受到重视,国学的提倡,当然是理所必至的好事情。

 可是伴随着大家为重建传统所做的努力,也有一些意外之见和意外之行值得我们检讨反思。比如设立小学生国学班,倒也罢了,却要小孩子们穿上古代的袍服,念《论语》要摇头晃脑,此理我实不可解。

  又比如有人提出应该恢复黄帝纪历,这个想法显然是不可取的。以公元来纪历,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要一步,连纪历都要改变,近代以来我未之闻也。虽然是个别的说法,也够让人感到意外了。又比如前年圣诞节期间,据说有“十博士”提出要抵制圣诞节,这也非常荒唐。如果在西方,在美国,如果有美国人提出来要抵制中国的春节,亚裔和华裔会认为这是种族歧视,美国的法律也不会允许。最近还有人提倡,国人要穿所谓“汉服”。什么是“汉服”?唐朝的、宋朝的还是清朝的?我们不能不认为这是一种为了传统而忘记今天、为了中国而忘记世界的思维方式。

  文明是有它的共相的。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求同”比“立异”更重要得多。虽然我们做学术研究不能不区分出“异”来,“理一”还得“分殊”,这是宋儒的观点。但区分“异”的目标结果是为了求其“同”。我历来认为,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的研究,是通过“异”来追求那个“同”。北大乐黛云教授开始推动比较文学学科建立的时候,她很重视钱钟书先生。虽然钱先生本人不认为自己做的是比较文学研究,但是我们从他的《管锥编》、《谈艺录》中看到,书中充满了对各国文学与文化的比较,而比较的结果和目的,是尚同。他得出的结论是“心同理同”、“貌异心同”。他有一句很有名的话:“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钱先生追求“同”,这是非常重要的。真正的大学者不立异,立异不是有学问的表现。

篇二:国学经典的意义

 国学经典教育最有价值

 ——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

 西方有位学者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谁都希望自己幸福,可谁都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无庸置疑的是,我们都认可童年对于人一生幸福的重要性。对人的一生而言,童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那么让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呢?我们在众多的教育内容中提倡国学经典教育,这是因为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国学经典教育是最有价值、最优质的教育,是奠定他一生幸福的根本。

 为什么这样说呢!举例:1孔子学院2中外文明史的几个巧合:中国的孔子与印度释迦摩尼生于同时代,两人年龄只差14岁。一个开创了延续3000余年的东方传统文化——儒学,一个创建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由此可见一斑。西方讲究的是哲学,我们有的是思想。国学不仅仅是咱们看到的规范言行举止。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国学经典体现出来的对事物、对人、对自然的看法都是未来人生的价值所在。举例《三字经》是宋朝王应麟先生所作,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它采用叙事和论理并举的方法,运用大量的历史典故,蕴涵了我国古代人伦道德的许多精华,是一本学习中华文化不可多得的书。其内容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含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物、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传说,广泛深动而又言简赅,但却能指引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向。我非常喜欢其中的语句,像其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十二个简单的文字,意思就是不能浪费光阴,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的意思,就是要逐步做事,一步一步来。“幼不学,老何为”呢?就是说我们现在要勤奋好学,不懂就不耻下问,否则将来不会有什么做为。“亲师友,习礼仪”是我们做人的基本道理。要知道尊敬亲人,老师和朋友就必须要敏而好学。

 人生价值追求什么是幸福!在中国,诸位所知道的孔子、孟子,都属于清贫。尤其是孔子的学生颜回,这是夫子最得意的一位门生,夫子常常赞叹他。但他在所有同学里,物质生活是最贫乏的。一箪食一瓢饮,吃饭连一个饭碗都没有。用竹子编成一个小篓,当作饭碗盛饭;喝水用个瓢,没有杯子。过这样的生活,他非常快乐;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由此可知,幸福快乐与物质生活没有直接联系。所以我们不要忘了孩子的培养是为了将来他有一个快乐幸福的人生,而不是单单为了挣多少钱,精神上空虚、乏味甚或一生的不如意的心理体验。

 思想教育缺失了、就会出许多问题。我们现在在中国,据调查两分钟就有一个人自杀身亡,有八人自杀未遂。也就是我们这一节课如果40分钟讲下来的话,就已经有20多人自杀了。并且都是青少年。这个现象是结果,原因在哪里?现在的社会,我们不可否认物质文明、科学技术取得很大进步,可是人精神空虚、人心浮躁、追求危机,物欲横流。

 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调查报告,抑郁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大约有1.5亿人口困扰于不同程度的抑郁障碍。还有报道称,到2020年,抑郁症有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人类健康公敌。

 专家表示,从临床上看,抑郁症患者主要表现在情绪上比较低落,很难高兴起来,对周围事物都提不起兴趣。虽然抑郁症不像其他精神病那样“招人注意”,但是如果长期得不到重视治疗,很容易引发其他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等。

 一、小学推广国学教育的实际意义。

 (一)道德价值的层面

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们的人格,提升着孩子们的素养。如孝亲敬长,诚实守信,谦恭有礼等。同时,灿烂的文明,也能使孩子对祖国更有感情,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培养和塑造出具有民族意识、经世致用的下一代。比如中国传统文化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生活中要尊师重教,尊老爱幼,要知道怎样做人做事,等等,这些好的传统如果失去了,那我们的道德秩序就容易混乱。国学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例如《论语》、《孟子》,按梁启超的说法,“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们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小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只有了解它才不致和共同意识生隔阂。一个人辨别是非的能力应该从小就开始,过了青春期,道德观、世界观就已经基本形成了,这时候才开始进行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教育就太晚了。尤其是小学可操作空间比较大,年龄段合适,考试的压力也相对小一些,因此是国学教育的最佳时间。

 我们是正处于文化变迁之中,现在的孩子生活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更多的是在流行网络语言,确实存在如何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国学的精粹成为学生们可以享用一生的精神财富,真正学会如何做人。

 (二)人生意义的层面

 有人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其目的大致有四个层次,即个人道德素质的全面养成、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核心是崇尚“和谐”。这既是一种哲学原则,也是一种社会秩序和理想,是和当代社会追求个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家庭幸福、国家安定、世界和平相一致的。国学提倡理想人格的追求,这与西方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是截然相反的。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从优秀传统文化中传承而来,这些需要从对孩子的教育开始,他们是我们的未来,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未来。国学对克服工具理性的片面膨胀所导致的人文精神的萎缩或失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国学润滑师生和谐关系

 国学可以启迪孩子的天性,亦作用于成人。国学,教给了老师和孩子们更多的宽容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在这种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循人伦而以和为本;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体验而以乐为本。处于这种精神熏陶之下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意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患意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路向和“天人合一”的终极理想。同时,古代知识分子十分注重以“内省”来提高道德修养,并且主张通过自身的体验而体验到快乐。也正是因为此,“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循人伦而以和为本,重体验而以乐为本”成为传统人文精神的体现,对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有指导作用。

 二、寻找教育的切入点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创设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这位先哲的教育思想启示我们: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受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必须首先了解学生目前的思想状况,才能使教育有的放矢。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长掌心里的“小太阳”、“小皇帝”,这种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致使许多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断膨胀,随着他们的成长,一部分学生逐渐暴露出人格上的缺陷。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爱心缺乏

部分学生爱心缺乏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比较自私、冷漠,缺乏责任感。他们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不能理解长者的爱,不知道怎么去爱别人,对他人缺乏爱心。他们永远处在被爱的暖阳中,却不愿意用爱回报别人。他们对父母不“知恩”,认为父母养育自己是应该的。在这种思想意识的支配下,多数学生在家不懂得孝敬父母,很少帮父母干家务,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对父母也缺少体贴,不理解父母的难处,少有不顺,有的便大发雷霆。这些学生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更谈不上“图报”了。这部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是:做事首先考虑自己,表现得比较自私;与同学相处不够宽容,心胸比较狭窄;对他人缺少同情心,表现得比较麻木。这些学生共同特点就是“苛以待人、宽以待己”。唤醒学生心底沉睡的爱,成为我们教育的首要任务。

 第二、规范意识弱化

 学生公德意识弱化的表现就是非观念的淡化,他们对社会的道德认同感麻木,规范意识较差。原因是对社会公德、规范意识认识不足,内化不深,尤其是当他们偶尔的公德行为不能够及时地得到社会的认可的时候,他们心中仅有的一点公德意识也被冲垮了,久而久之自己的行为就被不良的社会现象同化了。他们心中没有一个明晰的道德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人、做事基本上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或按照自己的习惯去做。曾对某班级的同学进行调查:上车是否排队时,80%的人回答是“不排”;另外,54.2%的人认为“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并不值得大惊小怪。问起“在公共汽车上看到老弱病残是否会主动让座”,答“假装没看见”、“别人不让,我也不让”。对“穿马路不看红绿灯”、“乘车不买票”“诚实就意味着吃亏”最基本的社会公共生活规范产生认同困惑,言行不一。同志们啊,我想国家的强大文明进步都是大家想要看到的,可是我们又不愿意去培养它吗!

 第三、意志比较薄弱

 学生意志薄弱主要体现:一是缺乏毅力。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不惜重金为孩子报了各种学习班,有的学美术,有的学音乐,有的学棋类,还有的学体育,但是能坚持下来的却很少。对某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课外报琴、棋、书、画的占80%,能坚持下来的却寥寥无几,大多半途而废,究其原因是孩子坚持不下来,缺乏意志力。二是缺乏自控力。大多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玩游戏,他们禁不住网络游戏的诱惑,玩起来就控制不住自己。有的痴迷游戏玩至深夜,连作业也完不成,更有甚者上网吧逃学。三是缺乏耐力。近年来,老师们普遍感到现在的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远不如从前的学生,他们对完成学习任务缺乏耐心与毅力,作业中遇到难题就逃避,学习中一有困难就放弃。父母费尽千辛万苦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反而助长了学生的享乐思想,他们不想付出,总想享受,干点活嫌累,写作业怕多,上学车送,放学人接,变得非常娇气,不能吃苦。四是缺乏承受力。现在的学生抗挫折的能力极差,考试成绩不佳就一蹶不振,犯了错误就气馁,家长批评几句,他们不是从师长的引导中认识错误,树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而是灰心丧气,有的使性子、耍脾气,甚至离家出走或寻短见。学生的神经脆弱到如此娇嫩的程度,致使许多老师、家长教育学生时顾虑重重。我在思考:学生没有一颗坚强的心,怎能承受起未来生活的重任?因此,对学生进行“砺志教育”,培养他们的意志力是我们教育的另一任务。

 三、用国学化育学生的心灵

 (一)唤醒沉睡的爱心

 教育首先是让学生学会做人,而爱心的培养又是做人的基础。孩子缺少爱心,我把“爱心教育”作为国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国学教材中很多教育内容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心培养的。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

幼,以及人之幼。”子夏曰:“事父母,能竭其力。”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贡问仁。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用这些充满“仁爱”内容教育学生,使学生学会爱。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作为一个人来讲,“仁爱”思想的体现首先是孝敬父母,从爱身边最亲近的人开始,到爱他人,到爱祖国,到爱全人类,并把这种对人类的爱播及到自然万物,宇宙世界,实现博爱。这种爱的感受与回报,是由亲而疏,由近及远,像一个光点一样由中心向四周辐射。孔子这种爱的教育遵循人性的发展,为我们揭示的是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受到孔子教育思想的启迪,对学生爱心的培养首先从爱父母开始,这样爱心教育遵循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使我们的教育“不凌节而施”。

 (二)养成知书达理的习惯

 国学教育从学生最基本的行为规范——“礼”入手,不但让学生 “知礼”,而且在养成教育中“守礼”,把“礼”的教育形成一种习惯,习为一种道德,从而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做事。

 管理学生的纪律是每个教师的工作职责,更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我们都教育学生要遵守纪律,但没有从根本上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遵守。所以我们的教育是成为一种要求、一种条令、一种规定,一种命令,在学生看来是束缚,因此,学生的纪律屡教屡犯。没有从根本上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纪律的重要性,自然很难外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我从国学中寻找教育的突破口。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中记载他教育儿子的只有两句话“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由此看来,礼对做人的重要性.于是我把“不学礼,无以立”作为国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礼”的教育,引导学生通过对“礼”的理解达到我们纪律教育的目的。

 四、收获教育的春天

 (一)学生受益

 学生学国学,使优秀的祖国文化滋润进他们求知的心田。学生除背诵国学教材内容外,又知道教育意义的小故事。“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的变化是由内而外的,是在国学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中,培养品德,滋养心灵,改变气质。

 (二)家长赞成

 通过调查了解,我们了解到,对于学校开设的国学课,学生家长非常支持,从儿时开展“国学”教育,会使孩子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陶冶心灵,学生的认识从知开始才有了行,明理是内在的,行动是外在的。包括家庭的伦理道德,学校的励志规范,社会的知书达理。

 (三)专家肯定

 国学教育的开设,许多领导、专家给予热情指导,并作出推荐。

 把德育教育根植于浓重的民族优秀文化氛围中,让孩子的认知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升华。

 (四)社会认可

 作为家长,我们无不是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我们总希望我们的孩子:从小爱学习、成绩好、聪明活泼、上好大学!进入社会后,会做人、善做事、出人头地、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经典教育至少能帮上一点我们实现如上的目标!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如果在孩子可塑性很强的时候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这个时期后悔就来不及了!

古人强调,知与行统一,而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我们的生命理念是经常脱节的!这是最吃劲儿的地方!这是教育的核心!生命落实到生活!生活成就生命!这个是什么?这个就是教育!

篇三:什么是国学?

 什么是国学?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现如今“国学”之意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为载体,表现中华民族传统社会价值观与道德伦理观的思想体系,是从古至今无数代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经受历史的锤炼打磨与自然的甄选淘汰,终成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宝,受无数世人所瞩目与敬仰。

 “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唐代贞元中,李勃隐居读书于庐山白鹿洞,至南唐时,在其遗址建学馆,以授生徒,号为“庐山国学”。到宋代,又改称“白鹿洞书院”,这时的“国学”实为藏书与讲学之所,先如今也有很多这种书院了,比如明德书院。“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春官宗伯·乐师》言:“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礼记·学记》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孙诒让在其所著《周礼·正义》中指出:“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由此可见,“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此后朝代更替,“国学”的性质和作用也有所变化。

 谈到对国学的观察、思考和认识,北京市老百姓国学会执行会长邓卫东提出了崭新的国学观,对理解国学的概念、把握国学的定义,提供了崭新的角度视野。国学,首先是自然国学。国学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国学是一阴一阳谓之道,国学是天地根是天长地久是天尊地卑,国学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国学是生生谓易生生不息是绵绵若存,国学是自然是客观,是伟大的规律,是永恒的真理。在很多人为归儒归释归

道以及国学与马克思主义等等问题纠结纷争的今天,回归到最初最基础的面貌去认识国学,有着更加清醒而紧迫的现实意义。国学,其次是生命国学。国学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国学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国学是油盐酱醋茶,是吃喝拉撒睡,是生老病死故,是衣食住行修,是成人成才成圣成贤,是成长成功成熟大成。在“全民投机”的时代,在机会主义泛滥的今天,生命国学有可能让我们更加真实而幸福。

 国学,再其次是家庭国学。国学是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国学是家和万事兴家兴财源旺,国学是人的身心落地生根的根据地,是在高压环境下不竭的动力加油站,是在充满了诱惑的社会里面的指南针定海神针,是在剧烈变化的时代里面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在强调个性解放以及民族创新的今天,我们尤其需要强调家庭、家族、国家、人类一家、地球一家、宇宙一家的家庭国学观念。剃荣萄信邱蒜吭绎措闲哦朔岩噶筷蔗橡

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儒家文化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代的封建社会是全能文化,既有治人安家的道德功能,也有治国安邦的政治功能。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儒家文化被打倒以后这两个功能全部否定。不管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儒家文化治国安邦的政治功能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儒家文化治人安家的道德功能依然存在,并没有过时。所以,我们今天弘扬儒家文化,仅仅是重启儒家文化治人安家的道德功能,并不是走复古主义道路重启儒家文化治国安邦的政治功能。在资本主义社会西方文化是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是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

     一、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指1840年之前土生土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相对于1840年之后传入中国的西方文化即西学而称之为国学,相对于目前的现代文化而称之为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位一体”的综合文化,但是中华传统文化从公元前134年开始儒家文化就成为主流文化、主体文化、主脉文化。明代大儒王阳明说过,如果把中国文化比作房舍的话,儒家是正堂,佛家、道家就是厢房。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时期儒家文化从民间流行文化提升为国家正统文化,从百家争鸣中的一种学术思想,上升为独尊儒术的国家指导思想。从此儒家文化作为国家意识形态长达两千零四十五年(公元前134——公元1911年)

    以公元前134年儒家文化成为国家指导思想为标志,儒家文化划分为汉前儒家文化与汉后儒家文化两种类型:

    1、什么是汉前儒家文化?

    汉前儒家文化——就是公元前134年汉代以前春秋战国时期在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的儒家文化,其核心思想是以“仁者爱人”为精髓而依次展开并递进的三句人文主义光辉思想:

    第一、国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管子曰:“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第二、人以德为本的贵德思想——曾参曰:“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俗话说“人无德不立”

    第三、德以孝为本的重孝思想——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汉前儒家文化因为是民间文化所以坚持家庭伦理道德为主,突出以姻缘血缘为纽带的孝亲文化,突出以德治国的泛爱文化,主张以孝立德、以德立人,以人立国,从而建立人人相亲相爱、以礼仪为用、以和谐为贵、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这就是儒家文化的思想精华,这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粹”、“金屑”、“金玉良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发扬光大的儒家文化。

    汉前儒家文化,就是指原汁原味的先秦原始儒学。

    我们今天发扬光大的儒家文化,就是原汁原味的先秦原始儒家文化的思想精华——仁义礼智信的做人文化、孝敬父母的孝亲文化,推己及人的泛爱文化,并不是汉代以后被历朝历代封建文人阉割、篡改、糟蹋的儒家文化。

    2、什么是汉后儒家文化?

    汉后儒家文化 ——就是公元前134年汉代以后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国家指导思想。从公元前134年到1911年辛亥革命长达2045年。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人效忠皇帝”为中心而依次展开并递进的三句封建主义帝王思想:

    第一、国以帝为本的皇权思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第二、帝以刑为本的刑罚思想——秦法规定路边倒点垃圾就要剁手,“五人盗,赃一钱以上,斩左趾,又黥为城旦”即五人一同偷盗,偷盗一枚半两钱以上的罪犯,要被斩掉左脚趾,同时还要在脸上刺字后判四五年徒刑去修筑城墙。

    第三、刑以杀为本的暴政思想——商鞅以“谋反罪”而被五马分尸,吕不韦以“操国事不道罪”,被逼自杀,李斯以“谋反罪“,“腰斩咸阳市”。秦二世甚至提出“以杀人众者为忠臣”。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仅仅当了46天的秦王子婴立即向刘邦投降。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现在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父老、豪杰们都表示拥护约法三章。“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秦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民心尽失。刘邦入关后,了解民情,顺应民意,抚慰民心。“约法三章”树立起了新政权威严天下、取信于民的形象,也奠定了汉高祖刘邦的历史地位。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刘邦取得天下,西汉、东汉王朝先后393年。

    汉后儒家文化因为是国家文化所以坚持政治伦理道德为主,突出忠君爱国的忠君文化,突出以法治国的严刑酷法,主张以忠立德,以德立人,以君立国,从而建立人人效忠皇帝、以刑罚为用、以皇家为贵、天下为私、世代沿袭、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

    汉后儒家文化,主要包括两大部分:

    A、汉代新儒学,其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概念发展了“君权神授”思想,强调君权的天然合理性和神圣不可侵犯性,从此往后“奉天承运”成为历朝历代皇帝维护封建统治的尚方宝剑!董仲舒是儒学发展历程中一个承前启后的大思想家,虽然“天人感应”思想是错误的,但它对于巩固封建社会家天下国家政权是有用的。董仲舒提出的“仁义礼智信”五条亘古不变的完整做人道德标准,是董仲舒对儒家文化的最大贡献。公元前134年经董仲舒倡议儒家文化被汉武帝定为中央政府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在以后的2045年(截止1911年辛亥革命)时间里,不管朝代如何更替,儒家文化“修身齐家”的道德功能,“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功能始终没有变。儒家文化作为封建国家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成就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儒家文化作为普通百姓治人安家的灵丹妙药造就了一大批孝子、善人、好人、君子、圣人。所以,创立儒家文化的孔子是中华民族第一圣人,发展儒家文化的孟子是中华民族第二圣人,完成儒家文化的董仲舒是中华民族第三圣人。

    B、宋明新儒学,其代表人物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理学思想,否定了孔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告子“食色性也”的正常人欲,从而把人的正常欲望和人的“非分之想”的贪欲混为一谈。从而为封建社会“以理杀人”提供了荒唐的理论依据。正确的提法应该是“存仁义、灭贪欲”。

    上述“天人感应”的“君权神授”思想,“存天理、灭人欲”理学思想都是被封建文人阉割、篡改、糟蹋的儒家文化,是汉后儒家文化中的“国渣”、“泥沙”、“废铜烂铁”。这也是辛亥革命要消灭的封建文化,这也是“五四运动”要打倒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孔家店”,这也是毛泽东所反对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思想。

    综上所述,儒家文化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代的封建社会是全世界唯一全能的无神论文化,既有百姓治人安家的道德功能,也有帝王治国安邦的政治功能。

    第一、儒家仁义礼智信的做人文化是塑造健康人格的立人之本,没有这个立人之本,人就不能称之为人,仅仅是有人形、没人格,会说话、没人性,穿衣服、没廉耻的衣冠禽兽。

    第二、儒家孝敬父母的孝亲文化是构建和睦家庭的齐家之本。没有这个齐家之本,家庭这个社会细胞,就会发生紊乱、病变、癌变。孩子缺德问题,官员腐败问题,都和家庭紊乱、病变、癌变有关。

    第三、儒家推己及人的泛爱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修身之本。一个人在家庭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家庭私德、家庭美德,作为一个道德完美的人,仅仅有做人的本分,有家庭私德远远不够。还必须要有儒家推己及人的泛爱文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才能把做人的本分升华为做人的觉悟,才能把家庭私德提升为社会公德。所以儒家推己及人的泛爱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修身之本。没有这个修身之本,人就很难在社会上生存、发展,不是你伤害别人,就是别人伤害你,即进入“我害人人、人人害我”的互害模式。只有儒家推己及人的泛爱文化,才能使人类进入最理想的“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互爱模式。    

    第四、儒家忠君爱国的忠君文化既是封建社会公职人员效忠皇帝的立身之本,也是君王治国安邦的治国之本。没有这个立身之本,官员就无法开展工作啊。因为封建社会是私天下、家天下,每个公职人员无论官职大小都是皇家的家奴、皇帝的奴才、百姓的老爷。不能奢望公职人员不效忠皇帝而服务百姓。    

    没有儒家的忠君文化作为皇帝的治国安邦的治国之本,皇帝就没办法统治国家啊。因为皇帝挑选官员、考察官员、提拔官员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官员能不能效忠自己、报效朝廷,对于那些图谋不轨的逆臣、奸臣、叛臣,皇帝要么撤职、要么流放、要么杀头。所以,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忠臣良将是江山社稷稳固的英雄豪杰,奸臣叛将是江山社稷易手的罪魁祸首。

    所以,我们一定要区分清楚汉前儒家文化和汉后儒家文化的本质区别——汉前儒家文化是诸子百家中的民间流行文化,是洗澡盆里的宝贝孩子。汉后儒家文化是被封建文人阉割、篡改、糟蹋的儒家文化,是洗澡盆里的肮脏污水。我们的正确做法是抱起宝贝孩子、倒掉肮脏污水。我们既不能像1915年开展的新文化运动一样愚蠢地把孩子和污水都当成垃圾一块倒掉,走全盘西化的资本主义道路;也不能像复古主义那样愚蠢地把孩子和污水都当成宝贝一块供奉,走全面复古的封建主义旧路、老路、死路。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就是儒家的做人文化、孝亲文化、泛爱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糟粕就是儒家的忠君文化。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中华文明5000年的辉煌史,就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发展史,中华民族连续五千年不倒、不散、不垮的精神支柱就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传统文化,它历经伏羲文化、西周文化、儒家文化三个阶段:  

   1、伏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产生起始阶段

   8000多年前产生于甘肃的伏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产生起始阶段。伏羲是原始社会末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山鼻祖——伏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是连接西周文化、儒家文化的精神纽带。标志是诞生了由伏羲创作的>,产生了阴阳、八卦思想——“阴阳两分天地开、八卦一画文明启” ,使中华文明成为全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2、西周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完善阶段

   3000多年前产生于陕西的西周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完善阶段。文王、周公是奴隶社会中期伏羲文化的承前启后的继承者、实践者、开拓者——西周文化是伏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因此说,西周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河流。标志是诞生了周文王修订的>,产生了礼仪文化,各种礼乐制度和礼仪规范,使中国成为世界仅有的“礼仪之邦”。——“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使周王朝延续808年的历史(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成为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王朝。

    3、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完成定型阶段

    2500多年前产生于山东的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完成定型阶段。孔子是奴隶社会末期西周文化的承前启后的继承者、实践者、开拓者——儒家文化是西周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因此说,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主体、主脉,是伏羲文化、西周文化的集大成者。标志是诞生了孔子的语录集>,产生了仁爱、仁政思想——“半部《论语》治天下”,儒家的做人文化、孝道文化、博爱文化成为从百姓到天子的立人之本、齐家之本、修身之本,熏染、熏陶、熏修中华民族2500多年,一直到今天儒家做人文化、孝亲文化、泛爱文化仍然发挥着治人安家的伟大作用。儒家的忠君文化成为封建社会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长达2045年(公元前134年——公元1911年)。在现代工业文明社会,在社会主义社会,儒家忠君文化是封建思想糟粕,应当摒弃。在社会主义社会忠于职守、忠于党、忠于民族、忠于人民、忠于国家的忠诚文化必然替代封建社会仅仅效忠皇帝个人的忠君文化。

    综上所述,《易经》是连接伏羲文化、西周文化、儒家文化的精神纽带,因为《易经》是集上古伏羲、中古文王、下古孔子三大圣人之力不同时期共同完成的一部集占卜预测与哲学理论为一体的古老著作。

    伏羲创作了先天八卦,文王在先天八卦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出六十四卦,并写下了六十四卦的卦辞。孔子撰写的《易传》十篇,将《易经》由一部占卜之书变为一部哲学、社会科学巨著,并倡举义理,对易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使《易经》成为一部儒学经典著作。

    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孔子继承和发扬光大了源远流长的伏羲文化、西周文化,创立了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为中华民族创建了共有的精神家园。因此,孔子成为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的承前启后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联合国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历史名人的第一名。孔子的贡献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创立了以人为研究对象的人学(西方是以神为研究对象的神学)——正是因为儒家仁义礼智信的做人文化,使中华民族没有成为全民信奉宗教信仰的国家;

    第二创立了以家庭为研究对象的伦理学(西方是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正是因为儒家孝敬父母的孝亲文化,使中华民族成为全民信奉天地君亲师道德信仰的国家;正是因为儒家推己及人的泛爱文化,使中华民族成为最善良的民族,使华夏大地成为“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礼仪之邦;

   第三创立了以国家为研究对象的政治学——正是因为儒家君仁臣忠的忠君文化,使中国封建王朝绵延两千多年,成为世界之最;

   第四创立了以育人为研究对象的教育学——正是因为儒家有教无类的教育文化,使中华民族成为全世界开展平民教育最早的国家,孔子也成为人类历史上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的第一位老师。

    虽然孔子距今已经2567年,但是儒家文化的人学思想、伦理学思想、教育学思想,依然光芒四射,熠熠生辉。

    第一、仁义礼智信的做人文化,依然是我们今天塑造健康人格的立人之本;

    第二、孝敬父母的孝亲文化,依然是我们今天构建和睦家庭的齐家之本;

    第三、推己及人的泛爱文化,依然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修身之本;

    第四、有教无类的教育文化,依然是我们今天必须遵循的伟大教育思想。

    儒家政治学思想中的人身依附的忠君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早已成为思想糟粕,文化垃圾,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忠于职守、忠于党、忠于民族、忠于人民、忠于国家的忠诚文化永远不会过时。

    所以说:没有孔子,没有儒家文化,没有儒家文化就没有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据此朱熹说: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没有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中华民族就不可能在虎狼横行群雄逐鹿的古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更不可能成为连续5000文明历史的世界泱泱大国。


——香港乾坤國學院教育培训服务研究部

 




上一篇:培训参考教材(二)儒释道文化     下一篇:教育培训应用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