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培训 > 教育培训
培训教材(十二)养生文化

国学院内部培训参考教材(十二)—养生文化

养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创造的有关养护身体和生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有关养生的理论典籍和实用方法,是养生文化的主要内容。我国的养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的因素,集中华民族数千年养生文化于一身,在世界养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的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在秦汉以前就已形成了基本的理论思想与方法体系。

养生学

养生学具有大众健康哲学的性质,养生文化对于大众来说就是保养好自己的身体。饮食文化是养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是一座丰富的宝库,典籍浩如烟海。中华饮食文化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有效的解决了饮食的基本问题,对于增进民族健康,促进人们长寿起到重要的作用。吃什么怎样吃?是饮食的基本问题。在问卷中我们就养生文化中的饮食文化提出问题,根据问卷结果显示许多当代高校大学生对于如何正确饮食是知之甚少的。就饮食养生而言,养生学认为:“五谷为养,五果为辅,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就是说我们要从饮食结构上合理搭配我们的饮食,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的需求。在调查问卷的结果中显示的结果却令人堪忧,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饮食的口味偏重、偏油腻这就是不注意饮食合理搭配,长期偏食的表现。《黄帝内经》里早就告诫过我们不可过食“膏粱厚味”,就是说如果过多的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东西,会导致气血瘀滞,出现各种疾病。所以在日常饮食中绿色蔬菜、水果、五谷、各种肉类等,应该合理搭配,总的原则是:饮食有节、定时适量。当然这里所说的有节和适量并不是与当代社会追求的骨感美一致的。从调查问卷中的另一题中发现:当代女大学生偏爱骨感美,甚至减肥到营养不良也无所谓。这样的饮食心理让我们十分不解和忧虑,难道不健康的“弱柳扶风”真的那样重要?难道不健康的“身如燕轻”真的那样优雅?显然这是不对的,如果把人比喻成一台工作的机器,那么合理的饮食就好比是我们正确的对这一台机器的保养,必然机器的寿命也将随之增长。所以当今潮流追求的骨感美是不科学、无益的,作为一个当代的知识大学生我们应该极力反对和改变这样的错误认识。作为大学生拥有一个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未来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都将是受益无穷的,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去拥抱我们美好的未来。

提到养生文化,那么其中不可缺少的运动养生当然也是我们调查研究的方面。对于运动养生,最关键的一个字在于“动”清代颜习斋说过:“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表明了体育运动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那么作为年轻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认识到运动对于生命的意义,适当的运动不仅能使人五脏气血旺盛、筋骨肌肉强壮,而且能锻炼意志、增强毅力。传统的运动养生有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保健功等,其实无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跑步、散步、游泳、骑车还是传统的运动养生法,只要我们适度适量,持之以恒,都可以收到健身防病,延年益寿之效。所以对于调查中当代大学生不热爱运动的生活习惯,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它的不合理更应该用行动来改变这一现状。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体力劳动得大量减少、高度紧张的社会生存竞争压力和其他违反生物规律的状况使得当今社会的人们普遍出现亚健康状态。传统的运动养生文化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够让我们在追求完美健康目标的同时培养好我们积极、健康、乐观的心性,进而达到身心的和谐一致。

养生文化是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科学,是历代人们思想智慧的结晶。要做好养生,一方面,要在日常生活中严格按照养生文化的知识生活、学习,如合理饮食、保障睡眠、科学运动等。另一方面,我们要用“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待养生文化,注意到社会发展对于养生文化的影响。既要学习运用传统养生文化,又要认识当今社会的变化,从而使养生文化更好的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衣、食、息的各个方面,把养生文化的思想深深扎根于日常生活的行动之中。做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提高健康水平,达到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需要了解并实践养生文化这对于我们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身体是后天之本,是我们日后美好生活的前提,所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才是生活有品味有质量的保证。运用好养生文化,我们才能期盼达到“尽终天年,度百岁乃去”。

养生思想

《老子》《庄子》中的养生思想

道家“重人贵生,认为先天地生是生命的本原,因此,道家不但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是一切事物变化的根本规律,也是认识生命问题的基本原则。道家的贵生表现出对生命本身的肯定。在养生方法上,道家主张致虚极,守静笃,由此而发展出了道家的主静养生体系。道家的方法是回到赤子状态,尽量不要受社会的干扰,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认为应该形体保神,各有仪则。只要恪受中和(“缘督以为经),守其一以处其和,就可以做到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庄子》)在形神关系上,道家轻,认为内,的内驱力,通过抱魂守一使合,就可以做到使不朽,长生不老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思想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主要部分形成于战国时期。该书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标志着中国医学发展到理论总结阶段,也是养生理论的奠基之作。《内经》中的养生思想非常丰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整体健康观。认为人体阴阳平衡是健康的基础,一旦平衡被破坏,健康也就被破坏了: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顺应自然观。只有和于阴阳,调于四时法则天地,逆从阴阳,人们才能达到至人、真人、圣人、贤人的境地,实现健康长寿乃至长生不死。

重在预防观。《内经》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等到已经生病再治、再养就晚了。这不但是古代养生的基础,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摄养情志观。《内经》重视精神修养,认为精神愉快、情结稳定是身体健康的关键。《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形神兼修观。《内经》认为既要保养精神,使精神内守,又要锻炼形体,做到形劳而不倦,动静结合,方能形与神俱”,却病延年。

《内经》主张采用多种方法来达到修真养生的目的,除了注意四时饮食起居、情志调节等外,也很强调采用导引、吐纳等法。例如《内经》认为居住在潮湿地方容易得关节炎一类的病,主张采用导引之法治疗。对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节者”,可以让他们练习导引行气之术。 吐纳属内养功,《内经·素问》中多处提及吐纳之法。如肾有久病者,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这些方法成为后来气功发展的基础。

《吕氏春秋》中的养生思想

《吕氏春秋》由秦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集体编撰而成。该书虽然以探讨治国安邦之术为主,但不少篇章论及养生,形成了动以养生的特色:动是生命的精髓,动而萌,萌而生,生而长,并进一步提出了去害知本、动以养生的基本原则。去害即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而去五味充形之害、五情接神之害、七淫动精之害,只有如此,才能做到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知本是指知精气流动之本: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病之留,恶之生也,精气郁也。

不过《吕氏春秋》并没有明确提出怎样。华佗则把解释为人体劳动之动,以谷气得消,血脉流通说明的功能,比吕氏的气郁致病说合理得多。

《淮南子》中的养生思想

《淮南子》是汉初淮南王刘安仿《吕氏春秋》而写的,书中也有许多养生论述。《淮南子》认为,养生就是体道养生以经世,抱德以终年,可谓能体道矣。

养生的要义是做到形、神、气三位一体: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三者中养神最重要,精神内守才能使神得其位,神得其位、精神清明才能充分发挥神的作用。所以《俶真训》说:神清者,嗜欲不能乱也。”“是故神者,智之渊也,渊清则智明矣。

《淮南子》主张适度运动:形劳而不休则蹶,精用而不已则竭。同时又主张要节欲:耳目淫于声色之乐,则五脏摇动而不定矣;五脏摇动而不定,则血气滔荡而不休也;血气滔荡而不休,则精神驰骋于外而不守矣!精神驰骋于外而不守,则祸福之至虽如邱山,而无由识之矣。

《淮南子》还非常重视保持心态平和:人大怒破阴,大喜坠阳。主张以中致外,百事不废。中能征之,则外能吸之。中之得,则五脏宁,愚虑平,精力坚强,耳目聪明。疏达而不悖,坚强而不鞼。这种以中致外、以神驭形的思想,表现出十分明显的道家色彩 

养生方法

先秦到汉代的养生方法注重内外兼修,具体方法主要有行气、服食、导引等,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既注意,又注意

行气

养生术的发端和逐步完善行气从古人对的认识出发,调节气的运行也就成为养生的第一要务,于是产生了行气之术。是我国传统生理学的重要概念,它包含三层含义:日精月华之;父母阴阳相媾而结为人的初始元气,即先天之气;通过饮食物质所化生,维持生命活动的营养,称为水谷营卫之气,即后天之气。人出生以后先天之气逐渐被损耗,需用后天之气补充。行气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专门功法,使后天之气不断化生为先天之气。因此行气是一种自我控制的内循环运动。

服食

服食可能来源于古代的食养。《山海经》里记载了某些食物或药物食用后有善走不夭多力美人色的作用,《周礼》有许多关于饮食搭配的要求。到了战国末期,神仙术士把这称为服食,并视为修炼成仙的重要手段。秦皇、汉武都迷信此术,致使神仙方术和服食大为盛行。东汉时《神农本草》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认为上药养命,可以使人轻身益气,不老延年,可见服食影响之深广。服食分为服药、服丹、食气。食气也叫服气,主要以采集日精月华、松涛流泉等精气,以更替体内浊气为特征的呼吸吐纳运动。

导引

先秦时期引导术式较为简单,仅有单个动作。始见于《庄子》:吹呴呼吸,吐固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197312月,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了一幅西汉帛画《引导图》,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帛画上绘有4排、每排11人,代表四季和11道经络。从整个图看,绝大多数是针对某一病痛设计的动作。有的图侧不仅注明了所能医治的病痛,其动作设计与疗疾区的关系也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可见当时的引导主要是用来防治疾病的,并且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

养德

良好的道德情操,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而心理健康则是祛病延年的前提。汉代哲学家兼养生家董仲舒在分析孔子关于仁者寿的原因时曾精辟地指出: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则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春秋繁露》)作为儒家亚圣的孟子早就提出过修其身而天下平的口号,而修身的方法则在于存心养性。在修身养性问题上,《中庸》作者曾寓意深长地提出了一个的方法: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所谓,在这里实际上是指人的自我修养。

养性

从养生文化的特点来看,人的主观能动性则是以另一种方式表现出来的,这就是强调个体必须通过养性来主动增强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以便达到健康长寿的养生目的。至于如何养性,《黄帝内经》提出应该力求做到恬淡虚无,具体要求是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不下相慕。道家学说在承认自然规律客观实在性的同时,还认为天道就是无为。从这个论题出发,道家必然要求人道也同天道那样,应该无所作为,做到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这里指的是指人的精神、性情修养。

——香港乾坤國學院教育培训服务研究部

 

 


上一篇:培训教材(十一)孝道礼仪     下一篇:培训教材(十六)六壬六爻